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妈妈应该做些什么|“妈妈讲堂”第十四期活动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3日下午,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营口市分中心在万隆三楼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十四期“妈妈讲堂”公益心理健康活动。此次活动以“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妈妈应该做些什么”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而专注。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但也是充满挑战和矛盾的时期。许多孩子在青春期会出现叛逆表现,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营口市分中心特别策划了本期专题活动。
活动伊始,主讲老师详细剖析了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指出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表现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变化。同时,老师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父母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成长。特别是父母的焦虑情绪和心理问题,更容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传递给孩子,导致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疾病。
针对上述问题,老师提出了家长自我调整的几点建议。首先,父母需要解决自己的坏情绪和家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孩子非理性沟通的问题。只有当父母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在现场,老师还带领妈妈们进行了呼吸训练,帮助她们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和家庭带来的紧张情绪。
此外,活动还特别强调了家长对孩子学习认知的重要性。老师指出,当前很多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焦虑感甚至厌恶学习。正确的做法是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更多地感受和培养孩子对社会、家庭、友情的理解。通过提升孩子的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激发他们的内在学习动力。
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许多家长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来应对这些问题。同时,他们也更加明白了自己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
活动现场,还有家长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向老师进行了咨询。一位家长表示,她的孩子14岁,目前并未出现心理问题,但她担心孩子在敏感时期会出现心理疾病,并询问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经过老师和家长的深入交流,发现这位家长存在焦虑和强迫表现。老师及时指出了这位家长的问题,并建议她调整自己的心态,缓解焦虑感。
“妈妈讲堂”公益心理健康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期,每一期都聚焦不同的主题,为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活动不仅帮助家长们解决了亲子关系和青春期问题,还为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普及做出了积极贡献。全国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营口市分中心表示,将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工作,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服务,共同构建幸福生活。